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> 2012年第7期
编号:13180735
黄酮类稀土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4月1日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2012年第7期
     3.1 抗菌活性

    由吴锦绣等[7]对La,Pr,Sm,Eu,Gd,Dy稀土芦丁配合物的抑菌实验得到这六种配合物具有选择性抗菌活性,而且大大优于单独的稀土氯化物和芦丁,并在无机稀土离子抑菌无效的低浓度时亦有效,这一点也和文献[21]相符合,可能原因是配合物一方面可以和菌的转移核糖核酸(tRNA)中的磷酰基键合[22],抑制其核酸酶;另外一方面配合物的分子量和共轭效应增强后,脂溶性增强,穿膜能力增强使得生物生长代谢所需的关键成分流失。

    3.2 抗炎抗过敏活性

    关于黄酮类化合物抗炎抗过敏活性的报道较多,初步探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的亲脂性可抑制脂氧化酶,是抗氧化必需的[23]。而黄酮类稀土金属配合物由于金属的吸电子能力,使得配体的电子云发生改变,亲脂性增强使得稀土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强于黄酮类化合物。

    高水花等[24]合成得到La,Nd,Sm,Gd的4种芦丁(Rutin)稀土配合物,并通过小鼠扭体测试法和小鼠耳廓肿胀法对镇痛、抗炎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,发现芦丁与稀土元素形成配合物后,其镇痛作用明显增强,抗炎作用则是Rutin-Nd组>Rutin-Gd组>Rutin-Sm组>Rutin-La组。另有王君等[25]合成了槲皮素的11种稀土配合物,实验结果表明,配合物的抗炎活性大大优于配体槲皮素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207 字符